受央行重啟逆回購、銀行間資金面穩中趨松的影響,近期現券市場延續震盪向上走勢,收益率繼續回落。對此,華商信用增強債券基金經理劉曉晨認為,債券收益率水平大機率已經見到了中期的較高水平,可以開始配置和持有,持續出現趨勢性上漲機會的可能性不大,信用債還要看金融市場「去槓桿」的進程而定。
張俊傑認為,隨著債市出現大幅度調整,債市的整體收益率水平已較去年四季度初大幅上行,十年國開債收益率已從去年低點約3.0%上到目前約4.05%附近;十年國債收益率從2016年低點接近2.6%到目前約3.3%,接近歷史均值水平。利率債、信用債收益率對配置機構而言均已具備一定吸引力。從絕對收益率水平來看,如一季度收益率延續上行,二季度債券市場的配置價格將更加凸顯。
他說,經濟基本面和通脹若出現拐點,央行貨幣政策很有可能出現變化,從目前穩健偏緊的方向轉向穩健偏松的方向,邊際上會有所放鬆,債券市場將迎來機會。另外,從配置需求來看,若收益率繼續上行,對機構的吸引力也將逐漸增強,機構的配置力度或在二季度加大。另一方面,隨著收益率的上行,企業發債的意願將下降,債券的供給或減少。從債券市場本身的供需來看,也將推動債市收益率有所下行。綜合上述觀點,張俊傑認為二季度會是債券配置的較好時機。
據2016-2021年中國債券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悉,目前正在發行的華潤元大潤泰雙鑫債券基金正是瞄準了債市的布局時機。張俊傑稱,未來將採用絕對收益策略的思路,在基金成立初期配置短久期債券品種,規避債市利率風險,當二季度或年中經濟基本面出現拐點,央行貨幣政策出現放鬆跡象時,相應拉長債券的久期,配置評級在AA和AA+以上、剩餘期限四至五年的中期票據、公司債或企業債,嚴控信用風險。在股票方面,將逢低買入基本面較好,估值較低的藍籌股,如銀行、券商等龍頭股獲取波動收益。
近年來,我國債券基金規模體量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其長期以來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收益。債券基金主要以債券作為投資對象,風險較低、收益穩定,滿足了對資金安全性、穩定性有較高要求的投資者配置需求,因此受到包括保險、養老金等大型機構在內的機構投資者的青睞,對於普通投資者,也是良好的資產配置「穩定器」。
業內人士指出,債券作為企業的直接融資方式,債券市場發展對於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分散金融體系風險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2016年末,中國債券市場餘額達63.7萬億元人民幣,位居全球第三、亞洲第二;公司信用類債券餘額16.5萬億元人民幣,位居全球第二、亞洲第一。其中3年內的債券餘額超30萬億元。
從交易活躍度來看,金融債和信用債的月均交易量分別達到了4.5萬億元和2.5萬億元。可見,目前我國債券品種豐富,基礎設施安全高效,已經具備相當的市場深度與廣度,為債券市場機構投資者的參與提供了充分的市場容量,也為諸如工銀瑞信豐淳半年定開此類大體量債券基金的運作提供了有利的市場支撐。
在債券市場的參與主體中,基金公司作為機構投資者,其地位和作用也伴隨著債券基金規模的增加,日益提升。業內人士指出,債券基金的快速發展,滿足了更多投資者實現財富穩步增值的需求。基金公司作為管理人,履行信託責任進行投資管理,直接投資債券市場,實際上也滿足了企業的直接融資需求。在基金的投資運作中,基金公司實際上也起到了促進多層次債券市場健康發展、提升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融資效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