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是經過原油的生產加工而成,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6類。 其中,石油燃料產量最大,約占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產量約占5%。各國都制定了產品標準,以適應生產和使用的需要。
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於2月14日24時開啟,多家機構預測本輪調價將迎來擱淺。
據2月10日測算的原油綜合變化率等數據均顯示,預計對應油價上調幅度為30元/噸,沒有達到50元/噸的調價紅線。
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談到調價或將擱淺的原因,業內人士說,此輪計價周期內,國際原油多空頭相互拉鋸,市場整體走勢偏弱,國際原油價格處於窄幅震盪的局面,原油移動變化率相比上個周期波動有限。
業內分析師指出,近期,國際原油市場空好因素博弈,沒能形成持續的漲勢或跌勢。歐佩克產油國履行減產承諾帶來利好,但美國頁岩油產出復甦引發擔憂帶來利空;美元走跌帶來利好,但美國庫存居高不下帶來利空,都使得國際油價來回拉鋸,最終讓本輪調價趨於擱淺。
據《2016-2021年成品油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了解,進入2017年後,國內成品油調價已呈現「一漲一跌」之勢,且兩次汽柴油漲幅和跌幅都是70元/噸,幅度互抵,油價仍維持在2016年12月的價格水平。
若調價擱淺,從零售方面來看,汽柴油最高零售限價將保持穩定。以北京為例,目前中石油、中石化89號汽油零售價為6.07元/升,92號汽油為6.49元/升,95號汽油為6.91元/升,0號柴油為6.13元/升。
「本輪汽柴油調價擱淺,加油站售價將基本不會有大的波動,部分站將根據實際情況繼續優惠活動,」李彥說。
關於未來的國際油價走勢,許磊認為,隨著歐佩克持續減產的落實,且歐佩克部分成員國石油部長表示不排除延長減產協議,加上全球經濟溫和增長,未來半年內國際石油供應消費或維持平衡、對原油價格形成支撐。
更多成品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成品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