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的全稱是Sport Utility Vehicle,中文意思是運動型多用途汽車。這是一種擁有旅行車般的空間機能,配以貨卡車的越野能力的車型。下面是對2015年1月SUV市場銷量情況分析。
長時間以來,國內SUV市場一直是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兩分的局面,兩者之間各有各的市場,自主品牌SUV生產商迅速發展的同時,競爭壓力凸顯。國際各大汽車製造商紛紛鏖戰中國市場,新車型不斷上市,汽車價格不斷降低,我國SUV行業競爭十分激烈。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的統計,1月份國內SUV共銷售48.73萬輛,同比大幅增長51.13%,遠高於乘用車市場10.35%的增幅。
在SUV的銷量帶動下,自主品牌乘用車達成銷售86.78萬輛,市場占有率為42.58%,比上一年同期提升了3.89個百分點。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向記者介紹,自主品牌SUV的市場份額在49%到50%之間。由於自主品牌在SUV領域的市場份額高於其在整體乘用車市場的份額,因此SUV的快速增長有利於自主品牌整體份額的提升。
自2013年以來,由於自主品牌轎車銷量下滑明顯,自主乘用車市場份額曾出現同比連續12個月下降。但與此同時,自主品牌加碼SUV領域並獲得先發優勢,在SUV市場增速高於轎車的情況下,這一優勢已經成為自主品牌銷量增長的主要力量之一。
7款自主SUV進銷量前十
根據乘聯會的統計數據,2015年1月長城哈弗H6的單月銷量達到3.61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46.8%,位居SUV市場銷量第一名;長安CS35的單月銷量達到2.22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10%,位居SUV市場銷量第三名;北汽幻速單月銷量2.13萬輛,江淮瑞風S3銷量2.02萬輛,分別位居SUV市場第四和第五。記者發現,在1月份SUV市場銷量前十的車型中,已有7款車型來自於自主品牌,而在去年全年SUV的銷量前十排行中,自主品牌車型還只有3款。「自主品牌在SUV領域的先發優勢體現得比較明顯。」崔東樹對記者表示,SUV市場的高速增長為自主品牌提供了發展的窗口期。
據中汽協統計,2014年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了2.14個百分點,僅為38.44%。而下滑主要是受轎車的影響,據中汽協統計,2014年自主品牌轎車共銷售277.44萬輛,同比下滑17.4%,市場占有率僅為22.42%,同比下降5.55個百分點。
記者注意到,2014年自主品牌轎車銷量僅占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的36.63%,與轎車在同期整體乘用車市場中占據62.82%的份額形成懸殊。
據中汽協預測,2015年SUV市場將增長25%至510萬輛,MPV市場將增長35%至258萬輛,轎車市場增速僅為1%至1251萬輛,按照這一預測,若自主品牌在SUV和MPV領域能保持住目前的市場占有率,2015年自主品牌或將在市場份額上有所突破。
合資下探自主腹地
然而,隨著SUV近年來的高速增長,更多的合資品牌也開始將目光投向這一市場,自主品牌要保住已有的份額並不容易。
目前,合資品牌旗下SUV車型正在逐步增加,並開始更多地進入售價15萬元左右的區間。2014年上市的東風雪鐵龍C3-XR、東風本田XR-V、北京現代IX25、廣汽本田繽智、東風標緻2008等車型,已將起售價下探至15萬元甚至10萬元以下。
受車型增加的影響,合資品牌對SUV市場的影響也開始增加。根據乘聯會的統計數據,2015年1月份神龍汽車旗下SUV銷量同比增長150.5%,上海通用旗下SUV銷量同比增長76.2%,東風日產SUV銷量增加51.6%,這些合資企業SUV車型的銷量增幅均高於市場整體水平,市場份額也有一定上升。
實際上,自主品牌也在SUV市場推出更多車型。「2015年江淮預計還會推出兩款SUV車型。」江淮汽車乘用車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李建華對記者表示,「一款我們內部稱作瑞風S2,另一款是瑞風S5的換代。」李建華介紹說,SUV仍將在江淮今年的產品規劃中占據重要位置。
除此以外,海馬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符潤東也對記者介紹說,「這兩年我們還要推出兩款全新的SUV車型,其中一款是B級車。」
隨著各陣營在此區間的加碼,國內SUV市場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根據J.D.Power的統計,2014年中國市場上的SUV產品數量已經達到166款,而同期美國市場上的SUV車型僅有98款。同時,根據J.D.Power的統計,2015年國內還將上市共計30款新SUV車型。
「SUV的窗口期將會持續到2016年左右。」崔東樹對記者表示,自主品牌需及時將SUV市場中占據的優勢引導至更多領域,並通過SUV提升品牌影響力。
更多SUV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SUV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