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意識和消費觀念發生的較大變化下,我國人均每年消費1.5千克麵包,產量同比增長7.9%,消費量已超過韓國台灣,但與香港、日本相比仍有2-3倍空間,以下是麵包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麵包行業屬於烘焙行業的子行業,連續數年保持雙位數增長,領先食品飲料行業內大部分子行業,屬於年輕的成長中行業。據2020-2025年中國糕點麵包月餅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數據,2019年我國麵包零售額達325億元,並呈繼續上升趨勢。
終端消費升級、渠道下沉將成為行業的主要增長點。在消費端,11%的消費者已經選擇麵包作為早餐主食,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2000年也翻了約5倍。渠道方面,新興銷售渠道占比逐年增長,麵包本身的屬性非常貼合便利店以及電商渠道,同時新興渠道也更有利於市場下沉。行業有望借力便利店以及電商渠道的發展而持續增長。
短保麵包能夠成為消費主流,渠道模式也有望日趨成熟。我國從人均消費額、人均消費增速、量價協同三方面都與之相接近,行業年均複合增速有望繼續保持10%左右;集中度提升將是必然趨勢,短保麵包能夠成為消費主流,而中央工廠及連鎖經營模式的深度融合是國內龍頭企業領跑行業的有力保證。
2019年12月,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發布的《食品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將提高焙烤等面制食品專用粉、營養強化粉、全麥粉等比重,加快推進傳統面制主食品工業產業化,加快方便食品新產品開發,向多品種、營養化、高品質方向發展,開發風味多樣、營養強化的焙烤食品,滿足市場細分需求。
2020年年初,方便食品製造業產值將達到5300億元,年均保持30%的增長率,方便主食、方便休閒食品行業的收入將分別達到800億元和1000 元,我國將形成50個以上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食品工業企業。包括麵包在內的烘焙食品既可以作為主食用於正餐,又可以作為休閒食品用於日常零食、旅遊消費,烘焙食品的地位和作用將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不斷加強。
目前,我國麵包銷售渠道主要包括大型商超、傳統商鋪作坊、便利店以及近年來新興起的電商渠道。銷售主要依靠大型商超渠道流入終端消費者,商超渠道銷售規模占整體銷售規模的59%,傳統商鋪作坊渠道的銷售規模占比33%,而發展時間較短的便利店以及電商渠道銷售規模分別占比5%及4%,以上便是麵包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麵包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麵包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