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網遊行業分析報告 >> 2017年網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7年網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7-06-08 16:56:4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我國的經濟水平始終趨於上升趨勢,各行各業都在蓬勃發展,近年來,網絡時代的到來就伴隨著網路遊戲的誕生,網路遊戲在現如今的社會當中已經發展成為了極具潛力而且擁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以下對2017年網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3年度我國的網路遊戲整體市場規模已經達到891.6億元,同比增長32.9%,預計到2014年底,中國的網路遊戲市場整體規模將會突破1000億元,其中客戶端遊戲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600億元,市場規模占比超過55%。以網際網路產業為代表的中國信息產業蓬勃發展,並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網路遊戲產業的發展速度最為驚人。

  2017-2022年中國網遊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從整體發展趨勢來看,中國的遊戲行業已經走出客戶端遊戲獨大的時期,在遊戲產品方面,ACT、MOBA以及FPS等強競技性的客戶端遊戲開始進入主流遊戲市場;輕度的、休閒的移動遊戲逐漸得到主流玩家們的認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遊戲設備也在逐步豐富,除了PC以外,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以及電視機等,均可以成為遊戲終端,這些設備提供的新玩法與新體驗,也對傳統網路遊戲有效的進行了擴充,進而推動了中國網路遊戲市場規模的增長,將為中國網遊市場帶來新一輪的發展高峰期。

  就我國網路遊戲近年來的發展來看,現如今已經擁有了一個龐大的發展群體,就今後我國網路遊戲的發展朝向,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網路遊戲將與技術進行整合

  任何網路遊戲都要進行技術整合,就目前網路遊戲的發展趨勢來看,其已普遍各個領域,例如電視遊戲也演變為網路遊戲,通俗來說就是只要有網際網路出現的地方,就有網路遊戲的存在,網路遊戲要求的技術較普通遊戲較高。隨著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網路遊戲的硬體將向無線信息終端大拓展,而且可通過掌上電腦或手機來進行網路遊戲,最終向「網路遊戲移動時代」發展大型的網路遊戲。

  2 網路遊戲將與藝術相融合

  網路遊戲本質上就是一個虛擬空間創造出來的娛樂項目,許多的網路遊戲都會給人眼前一亮,這就是網路遊戲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例如《紀念碑谷》這款遊戲能開發人類的大腦,而且最有特點的就是其內部整體的空間布局,遊戲使用了3D效果,創造出色彩各異,環境各異的遊戲主題效果,給玩家帶來娛樂的同時也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刺激。

  3 網路遊戲媒體化進程加速

  網路遊戲的發展還有一項重要的項目就是廣告宣傳,網絡時代下,遊戲的宣傳大多都採用媒體的形式,例如代言,打廣告等等手段來傳播網路遊戲。在廣告宣傳的同時也將廣告與網路遊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以遊戲為傳播載體的廣告新形式。

  4 跨服技術廣泛應用

  遊戲伺服器用於實時接收、處理玩家通過客戶端發送的指令,向玩家客戶端發送處理結果。對於單個伺服器來說,其承載力就有限,一般來看,一個伺服器只能承載1000到2000名玩家同時在線,但其相互之間無法進行交流,耳而多伺服器的廣泛應用不僅解決了此項問題,而且還能實現跨服務技術,可以實現「萬人同服」的宏大場景,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巨人網絡的《征途》和《遠征OL》均採用了跨服技術,玩家的遊戲體驗得到大幅提升。

  網路遊戲產業在未來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個強有力的點,雖說現如今人們對網路遊戲還存在著眾多的爭議,但實質來看,網路遊戲是網際網路獲得經濟效益以及推廣的重點建設項目。網絡的迅猛發展和普遍應用使得網路遊戲已蓬勃發展並形成大規模產業,它是新經濟的產物,並且將有效促進網際網路等數字通訊業和IT製造業的發展,成為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相關網路遊戲開創人員就應不斷前進,不斷進行創新研究,走出中國特色的網路遊戲產業。

更多網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網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