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生豬養殖不僅是重要的肉類生產來源,也是全球許多地區的農業經濟支柱之一。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進一步推動生豬養殖市場需求的增長。以下是2025年生豬養殖市場占有率分析。
《2025-2030年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資料顯示2023年我國生豬養殖市場規模達1.3萬億元,基於豬肉消費習慣,我國生豬養殖市場規模有望常年維持在萬億元以上。規模化率來看,我國生豬養殖規模化占比提升。2023年我國規模化養殖率超68%,2030年規模化養殖率目標為83%。市占率來看,2019-2023年,我國生豬養殖規模出欄TOP20市占率穩步提升,TOP20市占率由11%提升至28%。其中,牧原股份生豬出欄占比8.8%,居行業第一。
生豬養殖市場占有率分析資料顯示我國生豬養殖業在地域上呈現出顯著的不平衡性。主要生豬養殖省份,如西南的四川、雲南,中部的河南、湖南、湖北,以及華南的廣西、廣東等,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然而,受到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等多重因素的制約,浙江省在2023年的生豬出欄量僅為953.23萬頭,僅占我國總出欄量的1.31%,顯示出其在全國範圍內的占比相對較低。
智能化、數位化技術在生豬養殖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通過智能設備監測豬只健康、精準投餵飼料以及自動調控環境參數,不僅提高了養殖效率,還降低了人力成本。展望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和設備成本的下降,智能化養殖將在生豬產業中得到更廣泛的推廣。
成本因素始終是影響生豬養殖市場的重要變量。飼料成本在養殖成本中占比頗高,玉米、豆粕等原料價格的波動直接左右著養殖利潤。2025年,飼料原料價格有上漲趨勢,這無疑會壓縮養殖端的利潤空間。例如,自繁自養利潤在飼料成本上漲的壓力下,盈利空間收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成本壓力也會倒逼行業進一步優化產能結構,推動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精細化管理降低成本。
生豬養殖市場占有率分析提到2025年一季度以來,生豬出欄均價長期徘徊在14-15元/公斤區間,顯著低於行業平均成本線(約13-14元/公斤)。自繁自養頭均虧損約50-100元,外購仔豬育肥虧損幅度更大。南方高價區(如廣東)均價約15.5元/公斤,北方低價區(如河南)跌破14元/公斤,區域價差擴大至1.5元/公斤以上。春節後需求淡季疊加凍品庫存高企,屠宰企業壓價收購意願強烈,進一步壓制豬價反彈空間。
截至2025年3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約3950萬頭,仍高於農業農村部設定的3900萬頭正常保有量上限,產能去化速度放緩。前十大豬企市占率提升至35%,集團場通過併購、新建產能逆勢擴張,延緩行業出清進程。部分散戶通過「公司+農戶」模式綁定龍頭企業,降低市場風險,退出意願下降。
總體而言,2025年生豬養殖市場呈現供需博弈、價格波動和行業結構調整的特點。養殖企業需關注成本管控、資源整合和市場需求變化,以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
更多生豬養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豬養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