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融資融券業務規模持續擴大,部分投資者通過繞標套現等違規操作規避監管的現象引發關注。為維護市場秩序、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多家證券公司加速完善兩融合同規則,強化對異常交易行為的監控與處置力度。近期中國銀河證券進一步升級風控措施,在合同修訂中明確將「繞標套現」納入重點管控範疇,並細化違規後果約束條款,成為行業合規管理的新標杆。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券商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最新修訂內容,中國銀河證券在融資融券合同及風險揭示書中新增多項禁止性條款。其中明確規定:投資者不得以「繞標套現」為目的進行融資融券交易,若違反規定將面臨授信額度下調、交易限制甚至強制平倉等懲戒措施。相較此前版本,新規則不僅強化了對違規行為的追責力度,還特別增設司法查封帳戶強制平倉條款,並要求投資者主動申報關聯方信息以降低合規風險。
所謂「繞標套現」,是指通過反覆買賣非標的證券變相套取資金的行為。針對此類操作,券商採取了全鏈條防控策略:前端設置交易權限限制,中端加強擔保品提取審批與異常交易監測,後端則對違規客戶實施展期限制、補充合同簽署等差異化管理。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18日,A股融資融券餘額已達1.9498萬億元,其中融資餘額占比超99%(1.9378萬億元),凸顯出強化合規管控的緊迫性。
中證協於2024年底發布的《證券業務示範實踐第5號》為全行業劃定了清晰紅線。該文件要求券商從系統控制到人工排查多維度防範「繞標套現」,並建立常態化客戶行為監測機制。例如,對高風險客戶需定期核查交易流水、約談警示,並通過提高預警線和平倉線標準等手段壓縮套利空間。對於拒不配合的投資者,將直接啟動強制平倉程序。
在嚴監管與市場回暖雙重作用下,當前A股融資餘額已接近2萬億關口。截至統計時點,東方財富(208.5億元)、中國平安(196.3億元)穩居融資餘額前兩位,貴州茅台(114.7億元)、中信證券(109.2億元)緊隨其後,長江電力與比亞迪的融資規模也逼近百億大關。這一數據表明,在合規框架下兩融業務仍具強勁發展動能。
總結
隨著券商持續完善風控體系,兩融合規管理已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防階段。通過合同條款升級、交易系統監控及客戶行為約束等多維度措施,行業有效遏制了套現亂象對市場穩定的威脅。未來,在融資餘額不斷攀升的背景下,強化合規管控既是防範金融風險的關鍵舉措,也是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必要前提。
更多券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券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