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官方對北京市蔬菜零售業態行業規範進行了制修訂,發布五個行業標準,以更好地保證北京市民一日三餐的產品供應、購買便利和蔬菜品質。
北京居民的買菜渠道從最早的菜市場到超市、蔬菜直營店、生鮮超市。而在蔬菜零售網點空白或不足的社區,社區蔬菜(肉類)直通車會在特定時段、特定區域銷售蔬菜、肉類等生鮮農產品,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和品質生鮮農產品。可以說,北京市社區蔬菜零售體系已經形成多渠道化布局,並通過基地建設、批發市場下探社區以及靈活的車載車售模式,打造了蔬菜零售閉環。
日前,受北京市商務委委託,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對北京市蔬菜零售業態行業規範進行了制修訂,發布了《社區菜市場(農貿市場)設置和管理規範》、《社區菜店設置和管理規範》、《生鮮超市設置和管理規範》、《綜合超市銷售生鮮農產品技術條件和管理規範》、《社區蔬菜(肉類)直通車設置和管理規範》,明確了企業開業條件、經營管理、崗位服務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以規範和提升企業服務水平和經營理念,促進蔬菜零售行業良性發展。
其中,《社區菜市場(農貿市場)設置和管理規範》重點關注了場內環境、設施設備、商品管理、經營主體資質等事項,強化菜市場主管部門加強管理。該規範規定菜市場內蔬菜經營面積不應少於市場總經營面積的三分之一,並提出,菜市場宜是封閉式建築結構,出入口不得少於2個。此外,初加工食品現場制售面積不小於12平方米,烘焙食品現場製作面積不小於20平方米。
《生鮮超市設置和管理規範》明確提及,生鮮超市應建立生鮮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連鎖經營的生鮮超市應進行統一採購、統一品牌、統一管理、統一標識,具有相應的配送中心,且配送中心配貨率不低於80%。
新發布的《綜合超市銷售生鮮農產品技術條件和管理規範》中規定,生鮮產品經營比重不低於60%,蔬菜經營品種不低於15種,且淨菜上市比例70%以上。生鮮區域內蔬菜、水果、水產品、畜禽肉、禽蛋等應分區經營,生鮮經營面積不少於營業面積的2/3。綜合超市銷售生鮮農產品應具備合法的相關經營證件,不得轉租經營。
此次出台的《社區蔬菜(肉類)直通車設置和管理規範》要求,社區蔬菜(肉類)直通車應設立於相對固定的場地,進入社區的頻率不宜低於2次/周,時間宜半天/次;單個企業車輛數量不宜低於30台;鼓勵開展生鮮農產品直供直銷等。規範明確提到,社區蔬菜(肉類)直通車蔬菜銷售價格不得高於超市同類產品正常價格。屬地商務部門宜對社區蔬菜(肉類)直通車實行目錄製管理,健全評價和退出機制,對於不符合要求的社區蔬菜(肉類)直通車經營主體予以退出,並從目錄中刪除。
更多蔬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蔬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