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中國百貨企業綜合競爭力50強報告》詳細闡述了中國百貨企業發展背景、現狀和發展趨勢。
2014年,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增長動力、增長結構發生重大轉變,中國百貨行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更加廣闊和複雜,機遇和挑戰也更加多樣化。在宏觀經濟增長總體放緩以及經營成本上升等諸多不利因素下,百貨行業銳意改革,勇於創新,積極地從商品銷售商向服務綜合提供商轉變,為促進內需拉動消費,保持宏觀經濟平穩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受國內外宏觀經濟影響,同時因購物中心和電商的雙重夾擊,2014年中國百貨業銷售規模整體增速明顯下滑,利潤增幅出現大幅下降。各大百貨公司紛紛轉型業態或調整經營思路以扭轉頹勢。迎接大數據革命,擁抱網際網路、聚焦全渠道、拓展移動端、融合線上線下,剔除經營效益不佳的品類,打折促銷、品牌調整、增加體驗業態已成為百貨業的常態。行業兼併擴張依然頻繁,跨界經營及整合資源的能力持續增強。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採集匯總了部分(101家)會員單位的銷售統計數據,對2014年行業情況作了初步的統計分析。2014年中國百貨商業協會101家會員企業年度經營統計數據顯示,百貨店銷售總額4836.81億元,比2013年的4508.72億元增長了7.28%;利潤總額為52.30億元,比2013年的62.68億元下降16.57%;主營業務利潤為174.52億元,比2013年的205.33億元下降15.01%。年末資產總額達到1412.25億元,同比下降6.58%。2014年101家會員企業經營面積有所減少,為1619.65萬平方米,同比減少6.60%。從業人員平均數為21.46萬人,比2013年的22.73萬人減少了5.56%。從百貨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統計數據可以看出,2014年除銷售額同比增長外,其餘各項指標均為負數,特別是主營業務利潤、利潤總額降幅都超過了15%,進一步佐證了百貨零售企業2014年嚴峻的經營現狀。
目前,中國百貨業整體正在面臨「一個顧客流失的時代」,在行業整合的嚴冬還未真正到來前可以選擇三條道路突圍:一是進行自有品牌開發,逐步建立完全自主的商品系統;二是提升賣場的運營能力,重新建立招商體系,實現差異化的商品,擴大自營比例,在服務上增大體驗,包括引入餐飲、娛樂;三是提升服務水平,深挖以會員為基礎的服務系統。
更多百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百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