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全球能源轉型加速背景下,我國光伏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調整。伴隨政策引導與市場供需變化,光伏領域競爭從單純的價格比拼轉向技術、質量與合規性博弈。8月發布的多項行業動態顯示,產業鏈價格回暖與企業重組並行,折射出行業洗牌期的深層邏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光伏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2025年光伏市場競爭呈現顯著分水嶺特徵。數據顯示,焦作萬方通過發行股份收購三門峽鋁業99.44%股權,交易金額達319.49億元,重組後其氧化鋁權益產能躍居全國第四、全球第六。這一併購案凸顯頭部企業整合資源搶占戰略高地的意圖。標的公司承諾2026-2028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32.4億、33.3億、34.7億元(若交易於2026年完成),折射出光伏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對長期產能優勢的信心。
行業主要協會近期倡議企業抵制低於成本價銷售,強調質量標準執行與智慧財產權保護。政策層面連續兩月召開的產業座談會釋放明確信號:通過規範競爭秩序推動產業升級。第三方採購數據顯示,8月中旬華潤、華電等央企組件集采報價已回升至每瓦0.61-0.71元區間,較前期市場價上浮約15%,反映集中採購對價格底部支撐作用顯現。
在競爭白熱化階段,技術差異化成為關鍵突圍路徑。以捷佳偉創為例,其上半年淨利潤預計增長38.65%-59.85%(17億-19.6億元),核心源於高效電池設備訂單放量;微導納米、高測股份等企業獲融資淨買入超1億元,印證資本市場對技術領先企業的偏好。
產能布局方面,三門峽鋁業電解鋁權益產能超百萬噸/年,金屬鎵產量達290噸/年,顯示光伏輔材領域專業化整合趨勢。同時行業加速淘汰落後產能:矽料環節通過能耗管控與產能收儲,推動有效供給收縮。據測算,若年內矽料庫存降至合理區間,價格波動幅度將壓縮30%以上。
海外市場拓展正從粗放擴張轉向精細化運營。倡議強調需嚴格遵守國際規則,避免低價傾銷引發貿易摩擦。數據顯示,TOPCon雙玻組件海外售價較國內溢價約12%,驗證技術溢價對出口競爭力的提升作用。
金融機構開始實施差異化扶持政策,重點支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與全球化布局的企業。以錦浪科技為例,其逆變器產品在新興市場市占率提升帶動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70.96%至6.02億元,印證技術創新與區域深耕戰略的有效性。
2025年光伏產業正處於競爭模式重構的關鍵節點。通過規範價格體系、強化質量管控、推動技術疊代,行業正逐步擺脫無序擴張困局。頭部企業依託產能整合與研發投入鞏固優勢地位,而合規化出海則為全球化發展開闢新路徑。隨著政策約束力增強與市場需求持續釋放,光伏產業有望在2026年前形成以技術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格局,產業鏈利潤分配將向高附加值環節傾斜,最終實現從規模擴張到價值創造的戰略升級。
更多光伏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光伏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