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光伏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國光伏產業在經歷周期波動後迎來修復拐點。據數據顯示,A股光伏設備板塊70家上市公司中,近半數已披露半年報或業績預告。橫店東磁以歸屬於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58.94%位居前列,錦浪科技緊隨其後實現70.96%的增速;清源科技、江蘇酉立智能裝備等企業亦發布上半年預增公告。這一系列數據表明,光伏行業正通過技術升級與市場調整逐步走出低谷,頭部企業在價格競爭趨緩和需求回暖的雙重驅動下率先恢復增長動能。
當前光伏行業的復甦離不開政策引導下的市場秩序優化。相關管理部門通過遏制無序產能擴張、規範技術標準等措施,有效緩解了產業鏈各環節的價格惡性競爭問題。這一背景下,上游多晶矽料價格自2025年7月起持續回升,其中N型復投料成交價突破5萬元/噸,推動主產業鏈盈利空間逐步修復。行業分析人士指出,政策調控為光伏產業構建了更可持續的市場化競爭環境,尤其對提升技術含金量、促進產能有序釋放具有關鍵作用。
儲能領域的爆發式增長成為本次復甦的核心驅動力之一。隨著人工智慧等高耗能領域用電需求激增,光伏+儲能系統配套需求同步提升,直接帶動逆變器、電池片等核心環節企業的業績上行。例如,部分頭部逆變器廠商通過優化AI負載適配技術,實現了訂單量與利潤率的雙重突破。與此同時,N型電池技術的規模化應用進一步提升了光電轉換效率,推動組件企業產品溢價能力增強。
儘管多晶矽等原材料價格回升引發市場關注,但行業觀察者普遍認為當前漲幅處於合理區間。隨著「反內卷」政策持續落地,光伏主產業鏈價格體系正逐步回歸理性周期波動模式。展望下半年,在分布式電站裝機提速、海外市場關稅壁壘鬆動的雙重利好下,儲能系統集成商、高效電池設備製造商等細分賽道或將成為下一階段增長主力。
2025年光伏行業正從「規模擴張」向「質效並重」轉型
綜合來看,2025年上半年光伏產業通過政策引導與技術創新實現了結構性修復。頭部企業的亮眼業績印證了市場出清後的復甦潛力,而儲能、N型技術等細分賽道的爆發則為行業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未來,隨著產業鏈價格機制進一步完善和全球能源轉型需求釋放,光伏有望持續發揮在清潔能源體系中的支柱作用,驅動相關企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數據統計截至2025年8月21日)
更多光伏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光伏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