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是人們每天必不可少的主要副食品,其市場需求量大、周期短、見效快、比較效益高,市場前景廣,是許多地方農民致富首選的短、平、快項目之一,正確分析我市蔬菜產業存在的問題,採取措施提高蔬菜生產的經濟效益,對推動蔬菜產業化進程,發展利川經濟具有積極意義,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一、我市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發展蔬菜生產作為調整農業結構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大舉措來抓,蔬菜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量逐年增加,同時湧現出一批蔬菜加工企業,有力地促進了全市蔬菜產業的發展,蔬菜產業在市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一)蔬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特色生產基地初步形成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市已形成了以齊岳山、寒池山、石板嶺、武陵山、佛寶山、團堡鎮等為主的6大高山蔬菜板塊基地,重點圍繞「利川蓴菜」、「利川山藥」、山野菜、高山反季節蔬菜、中高檔精細菜等五大拳頭產品狠抓板塊基地建設,取得實效。2008年,全市高山蔬菜播種面積44.2萬畝,基地面積38.2萬畝,湧現了遠近聞名的高山蔬菜第一村(天上坪村),高山蔬菜第一鎮(汪營鎮)、高山特色蓴菜第一山(佛寶山)、高山特色山藥第一鎮(團堡鎮),還出現了規模1000畝以上大戶8家,規模500畝以上大戶30多家。
(二)科技含量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逐步提升
為加快標準化無公害蔬菜生產,市農業局聯合蔬菜農業企業,制定了「利川蓴菜』』綠色食品生產標準和「利川山藥』』綠色食品生產標準,「利川山藥」、「利川蓴菜」已納入國家原產地域保護。截止目前,利川市已獲得蔬菜綠色食品品牌12個,已申報「三品』』認證蔬菜產品20個,已申報無公害蔬菜基地產地認定10 個,正著力於把利川高山蔬菜基地申報為全國蔬菜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申報面積40萬畝。已建立省級標準化蔬菜生產示範區20000畝(柏楊麼棚村 10000畝、汪營天上坪村10000畝),重點基地均配置頻振式殺蟲燈,加強農業投入品的嚴格監管。技術上推廣施用有機肥,限量使用低毒化學農藥,加強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全市蔬菜基地產品質量明顯提高。
(三)生產經營模式逐漸改變,組織水平進一步提高
加快蔬菜營銷隊伍建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初步形成了「營銷大戶+基地+農戶」,「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銷合作體系。到目前為止,全市已培植蔬菜營銷大戶120家,在營銷隊伍中,營銷大戶自己擁有運輸車的有38家。已有協會及專業合作社8家,合作社連接基地農戶5000多戶,10萬餘入,帶動基地20萬畝。如利川市蔬菜行業協會每年組織鮮菜銷售10萬噸以上,南坪鄉蔬菜專業合作社陳勇等農民經紀人,年銷鮮菜近15萬噸。在加工蔬菜開發方面,全市已建成投產蔬菜加工企業15家,其中招商引資企業2家,國有企業1家,民辦企業12家,年加工、營銷鮮菜100萬噸,加工產品60多個,實現年產值1.2 億元,隨著我市蔬菜龍頭企業的壯大,提高了利川蔬菜產業在市域經濟中的優勢地位,同時也促進了我市蔬菜加工向精、深方向邁進,產業已向集團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四)市場拓展基礎良好,比較效益明顯
以市場為導向的產銷格局基本形成,整合現有品牌資源,提出全力做大做強湖北省「蔬菜大縣」這一品牌戰略。近年來,市蔬菜產業領導小組每年組織相關人員到有關蔬菜市場進行產銷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加快了市場拓展步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周邊省會城市和以加工出口為突破的市場營銷網絡。並積極與省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加強合作,對加大利川蔬菜產品推介起到重要作用,市場拓展基礎良好、空間巨大。一直以來,高山蔬菜總體效益理想,2008年,全市實現蔬菜總產值8.9億元,平均每畝收入2300元,收入最高的達7000元。尤其利中盆地中高檔精細菜如番茄、尖椒、大紅椒,畝產均在6000斤左右,單價均在1.0元/斤以上,「利川山藥」平均價在2.5元/斤,「利川蓴菜」均價也在1.5元/斤,高山反季節蔬菜中包菜、白蘿蔔平均單產均在6000—10000斤,按照市場平均價0.3元/斤計算,種植兩季,畝收入均在3000元左右,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明顯。
二、利川蔬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生產大大超前,加工、營銷環節相對滯後
近年來,我市蔬菜生產的步伐大大加快,產量呈直線上升的趨勢。但加工企業少,蔬菜加工產品單一,加工技術和產品沒有突破,蔬菜出售多為「原」字號產品,延伸增值能力低,生產效益不高。一是加工率低,加工檔次低,產品大多是粗加工品,精、深加工少;二是龍頭加工企業少,且規模小,加工設備陳舊,加工技術落後,輻射帶動能力不強。
(二)集約化程度低、抗風險能力弱
目前我市蔬菜生產仍以單家獨戶生產經營為主,缺乏必要的技術標準和產品質量檢查,各家各戶的蔬菜產品直接進入市場,難以保證市場蔬菜商品的一致性,也難以創名牌產品;而且,菜農賣菜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致使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不好解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蔬菜產業的升級。
(三)生產工藝落後,產品質量不穩定
由於蔬菜病蟲測報體系、防治體系不夠完善,存在著盲目用藥、混配農藥等「隱性違禁」現象,加上菜地缺乏輪作,病蟲害防治難度大,蔬菜質量安全還存在一定的隱患。對上市蔬菜分揀、分級工作沒有執行,蔬菜產品在外觀、色澤、大小、鮮嫩度等質量指標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氣候對蔬菜質量影響較大,如暴雨、乾旱等均造成產品質量差。菜農受利益驅使,產品以次充好,魚目混珠現象較普遍,產品質量標準執行較難。我市高山蔬菜以鮮銷為主,保鮮、加工數量還不到總數的20%,本地蔬菜冷庫雖有10個,庫容也僅10000多立方米,與長陽高山蔬菜基地相比,他們基地面積20萬畝,擁有冷庫69家,庫容達5萬立方米以上,我們的差距還很大。蔬菜貯藏冷庫建設滯後,大多蔬菜只能當天採收、當天外運,如遇蔬菜集中大量上市季節,市場風險加大、銷售風險突出。
三、加快蔬菜產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我們要在確保糧食安全的的前提下必須按照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原則和效益最大化的目標在進一步推進蔬菜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的同時把工作重心放在建成一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的點、片建設上提高蔬菜產業的效益和整體生產水平。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指導蔬菜產業發展
大力推進我市蔬菜產業化發展,必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我在此次調研中感到,大多數幹部群眾不斷拓寬發展思路,善於把握市場機遇,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建基地、抓生產、拓市場、促銷售,使蔬菜生產取得了較好發展。但是,也有部分同志對發展蔬菜產業化缺乏足夠的認識,思想保守,觀念陳舊。認為發展蔬菜是農民自己的事,政府不願過多的去包攬,以至於導致在發展蔬菜產業中無所作為,錯失良機。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是發展我市蔬菜產業化的思想基礎。當前,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就是要徹底摒棄傳統的思想意識,清除因循守舊、停滯不前和一切依賴政府等思想障礙,把發展蔬菜產業化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市委、市政府應把重點生產基地納入國民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加強領導,統籌部署,形成發展合力。精神狀態至關重要。以良好的精神狀態真抓實幹,是發展蔬菜產業化的切實推動力。要提倡和發揚爭先創優、開拓進取精神,抓住機遇,發揮優勢,紮實把我市蔬菜產業化的發展推向新的階段。
發展蔬菜產業化,關係到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培育、形成。因此,必須堅持循序漸進,逐步發展的原則。既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大膽地闖、大膽地試,又要從實際出發,一步一個腳印,整體推進,重點突破。既不能在市場商機面前猶豫不決,喪失機遇;也不能在一些必要條件還不具備的情況下一哄而盲目行動。要咬定青山不放鬆,把發展蔬菜產業化的工作堅持不懈地抓下去不因領導人變更而變更,不因遇到困難而改變。
(二)統籌協調加快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進蔬菜產業化
龍頭企業壯大與否,是實現蔬菜產業化的關鍵。當前我市蔬菜產業龍頭企業不盡人意,有的甚至在萎縮退步。市委市政府要抓緊組織有關部門儘快研究蔬菜龍頭企業的發展問題。對龍頭企業在項目的申報,能源、交通、金融等方面給予優先扶持。對於國家和省里支持的政策性資金,要重點安排用於龍頭企業的項目建設。有些項目要作為市級重點項目,統一調度實施。大力搞好招商引資,吸引外地企業來我市創辦加工龍頭企業。龍頭企業要根據自身情況,儘快明確發展重點和主攻方向。要建立完善產業化經營利益機制,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按照公司加農戶的基本方式,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上,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要指導龍頭企業進一步完善委託生產、訂單農業、入股分紅、利潤返還等行之有效的利益分配方式,密切與農戶的經濟聯繫,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
(三)提高蔬菜產品的科技含量,創國內外市場知名品牌
認真抓好種苗和良種選育,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注重培養自己的科技力量,積極與華中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搞好協作,瞄準國際、國內市場需求和蔬菜發展動態,積極進行蔬菜新品種的研究和試驗推廣工作,引進和推廣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名優蔬菜新品種,建設優質品種示範基地。在鞏固現有大棚、拱棚、地膜覆蓋等技術的同時,著力發展溫室栽培、無土栽培等技術。大力推廣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蔬菜生產新技術、新材料、新農藥、新肥料,提升蔬菜產量、質量和檔次。同時將創品牌作為蔬菜產品參與市場競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下大力氣培育一批品質優良、受消費者好評的名優蔬菜品種。加大蔬菜產品註冊商標、綠色食品、無公害產品認定工作力度。 同時加大我市蔬菜品牌的宣傳力度,擴大名牌效應,使國內外市場對我市的產品給予高度認可。
(四)以人為本,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
農殘留超標是我國現行蔬菜生產的一個特點,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健康,也是制約我國蔬菜更大規模占領國際市場的要害所在。要實行蔬菜產業化,必須以商品蔬菜作為突破口,把我市的蔬菜全面推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因此生產無公害蔬菜是關鍵。一是必須在蔬菜生產環節堵住農藥殘留。積極為農民搞好服務,搞好土壤成份的檢驗,向農民推薦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從源頭上保證蔬菜的質量。二是建立健全完善的監測體系。對進入市場的蔬菜要加強檢測,避免有毒蔬菜混入市場,逐步推行市場准入制度。各鄉鎮要對農民種植的蔬菜實行動態管理,不定期地進行抽查。三是繼續完善無公害蔬菜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範。要強化對無公害蔬菜知識的宣傳,組織技術人員對農民開展無公害知識培訓教育,大力推廣殺蟲燈、遮陽網、防蟲網、生物肥料、農藥等無公害控制性設施。
(五)積極發展中介組織,加強銷售隊伍建設
要制定和完善發展農村中介組織的政策和相關規定。發展農村中介組織,要堅持自願、優勢互補、形式多樣、有利於發展蔬菜產業化的原則。在具體操作中,可考慮發展區域型、合作社型、公司型、協會型等類型的中介組織,採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制、租賃制等運行機制。建立健全蔬菜行業合作組織,使之在市場准入、信息諮詢、規範經營行為、協調價格、調解利益糾紛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要建章立制,促進中介組織的規範化發展。工商部門要及時審批頒發營業執照,並在收費上給予適當的照顧;稅務部門對新辦的中介組織要實行一定時限的稅收減免;宣傳部門要大力宣傳好典型、好經驗,創造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選拔一批頭腦靈活、有一定文化知識的農民擔當蔬菜銷售經紀人,對他們進行市場營銷知識培訓,指導他們制定有效的銷售策略,逐步建立起由農民組成的銷售網絡。
(六)加強信息體系建設,為蔬菜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要充分利用蔬菜營銷協會,設立蔬菜信息中心,逐步實現與全國各大蔬菜批發市場聯網,做好蔬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預測、信息發布工作,及時反饋國內主要產地的生產狀況和主要蔬菜批發市場的品種、數量、價格,以及國外市場的需求信息。通過建立比較完整的信息網絡,使蔬菜生產、經營、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能夠做到及時溝通和銜接。
(七)建立有效的投入機制,為發展蔬菜產業化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必要的資金支持,是推進蔬菜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要發揮國家、集體、個人等多方面的積極性,加大對蔬菜基地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我們要抓住國家對西部加大投資的有利時機,加快蔬菜基地內的水利、交通、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大力提倡蔬菜生產企業和個人投資興建基礎設施,並對水利等設施實行有償使用,調動全社會投資興建基礎設施的積極性。財政應從促進蔬菜生產發展的角度,對生產大戶、新品種應用、科技推廣給予一定資金支持。金融部門對積極從事蔬菜生產、加工、營銷的企業和個人給予低息或貼息貸款,放寬抵押貸款條件,鼓勵蔬菜產業的發展。農業是弱勢產業,蔬菜生產更具風險性。保險機構要根據國家對農業的產業保險政策,做好保險工作,解除農民群眾發展蔬菜產業化的後顧之憂,促進蔬菜產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