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省安定區大力發展蔬菜產業,一手抓以甘藍、芹菜和旱地辣椒為主的高原夏菜生產面積的穩步增長,一手抓蔬菜制種和溫室草莓休閒採摘等為主的設施蔬菜。當地蔬菜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該地區目前蔬菜種植面積14.1萬畝,新增蔬菜種植面積1.29萬畝,新建日光溫室92座,新建蔬菜貯藏庫78座;全區共有蔬菜生產企業和專業合作社63家,基地面積達到6.5萬畝,轉移勞動力1.5萬人,提供固定就業崗位2000餘個,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近萬名,年務工總收入達到2億元以上,冷藏庫租賃收入達到7000萬元以上。
同時,依託基層農技服務體系推廣項目,篩選出了150戶蔬菜種植戶為科技示範戶,大力推廣生物肥料、生物農藥以及粘蟲板殺蟲技術,帶動了3000多戶農戶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全區蔬菜產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有效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據2016-2021年中國蔬菜種植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安定區在蔬菜產業發展中,強化政策扶持,創新方式方法,加大投入力度,穩步推進了產業的持續發展。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區委區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加快蔬菜產業建設的決定》,《關於加快蔬菜產業發展的意見》、《關於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促進蔬菜產業發展。區上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蔬菜產業領導小組,並將蔬菜產業建設指標納入鄉鎮、部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
二是健全機構,靠實責任,為區園藝工作站抽調、選派專業對口的年輕幹部,為全區蔬菜產業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是資金上大力支持,近5年來來,全區籌措財政資金2600多萬元,爭取各類項目資金2700多萬元,同時,結合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範等項目,投入資金1.2億元,發展節水灌溉面積8.5萬畝。項目的實施和資金的投入不僅為打造高標準、規模化的蔬菜示範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條件和充足的設備補貼,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投入蔬菜產業,起到了良好的帶動效應。
四是創新發展模式,在推動蔬菜產業發展中,注重和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示範帶動作用,不斷創新「公司+基地+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模式,加快了蔬菜產業化進程。
同時,區上還組建成立了蔬菜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課題組,負責蔬菜新品種試驗示範和新技術示範推廣,每年引進甘藍、芹菜和辣椒等新品種20餘個,推廣新技術3-5項。全區常年種植品類達20多種、品種達50多個。通過開展「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全區獲綠色A級蔬菜認證22項、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1項,有效提升了全區設施蔬菜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水平和品牌效應,壯大和提升了蔬菜產業發展水平,有效促進了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
更多蔬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蔬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