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消費增加是膳食結構優化升級中重要一環。我國人均液態奶消費量為20.3千克,2019年產量2505.59萬噸,線下市場的銷售額占比為51.6%,增速達到20.2%,以下是液態奶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2019年我國液態奶產量2505.59萬噸,同比下降6.91%。液態奶行業分析指出,如果按國內生產液態奶與進口液態奶之和計算,2019年液態奶消費量同比下降。2019年干乳製品產量181.52萬噸,同比下降25.42%。2019年乳品消費需求有一定下降,尤其是干乳製品需求出現明顯下降。
從地區上看,華北地區(除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外)整體比例較低,西部地區比例很高,另外長江流域省份也相對較高。液態奶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一線城市消費者對於液態奶健康方面的需求相對更加看重;二、三線城市以及其他中小城市則更加關注液態奶的味道、美容減肥效果、滿足小孩喜好等方面,且更易受身邊朋友影響。
從年齡上看,中老年消費者和「70後」消費者的需求區域主要集中於西部地區的中小城市;而對於「80後」「90後」和「00後」的消費者,需求區域已經開始向東部地區的一、二線城市轉移,液態奶廠商需要隨時關注市場需求的動向來決定未來營銷、鋪貨的策略等。
我國乳製品行業的監管分為強制監管和自律監管兩部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負責乳製品項目建設的核准。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負總責。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負責奶畜飼養以及生鮮乳生產環節、收購環節的監督管理。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負責乳製品生產環節和乳品進出口環節的監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乳製品銷售環節的監督管理。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生產的監督管理。液態奶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中國乳業協會、中國生鮮乳生產和質量標準、通過該標準的制定,進一步提高奶牛養殖水平,生產更多達到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的優質生鮮乳,並通過加工工藝的優化,為消費者奉獻更多以巴氏殺菌乳為代表的優質、新鮮、營養的乳製品,提振國人對國產乳製品的信心,促進國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扭轉當前中國乳業發展的不利局面,引領民族乳業全面轉型、健康發展。
2020年液態奶行業增速大幅放緩是基於2019年高基數的背景下,考慮液奶市場仍有50%以上量增空間,未來10年行業有望保持接近中單位數的銷量增速,疊加結構升級&產品提價帶來持續性的低單位數均價增長,行業有望長期保持中單位數增長趨勢,以上便是液態奶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液態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液態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