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光伏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調整,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持續影響全產業鏈布局。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光伏作為核心清潔能源賽道的競爭態勢與技術創新路徑成為行業關注焦點。本文通過關鍵環節的價格動態及產能變化,解析2025年光伏產業競爭格局演變和技術發展動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光伏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據最新市場監測數據顯示,光伏產業鏈中上游價格在7月中旬延續上漲趨勢。多晶矽緻密料成交均價突破4.2萬元/噸,較前一周大幅增長13.5%;顆粒矽報價同步上揚至4.4萬元/噸,漲幅達10%。部分廠商已將基準定價調整為"全成本覆蓋標準",推動緻密料價格向5-5.2萬元/噸區間邁進,極端情況下可能觸及5.5萬元/噸高位。儘管頭部企業對大客戶仍維持約4.9萬元/噸的優惠報價,但行業整體呈現顯著的成本傳導特徵。
在供應鏈上游環節,工業矽現貨市場價格劇烈震盪。7月17日至23日期間,主力合約收盤價從8745元/噸躍升至9525元/噸,周漲幅達8.92%。儘管此輪價格上漲反映出原材料供應的緊張態勢,但下游採購方對快速上漲的成本接受度有限,導致產業鏈協同穩定性面臨考驗。
矽料漲價壓力已傳導至矽片環節並引發顯著波動。具體來看:
技術路線分化特徵進一步強化,N型電池的高效能優勢推動大尺寸高規格矽片需求增長。與此同時,部分企業通過復產提產策略對沖成本壓力,預計8月國內多晶矽產量可能突破11萬噸,最高或接近12萬噸水平。
當前價格波動本質上反映了產業競爭維度的轉變。隨著全成本定價機制普及,不具備垂直整合能力的企業將面臨更大經營壓力。技術疊代速度成為關鍵分水嶺,N型電池產能擴張步伐直接影響企業市場地位。同時,工業矽環節的價格傳導滯後性暴露出供應鏈協同管理的重要性。
2025年光伏產業的競爭核心已從單純的成本控制轉向技術、規模與產業鏈協同的多維較量。上游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倒逼行業加速整合,高效能產品滲透率提升將重塑市場格局。在產能擴張預期下,如何平衡成本管控與技術創新將成為決定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要素。隨著下半年裝機需求釋放,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的價格博弈仍將持續影響全球能源轉型進程。
更多光伏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光伏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