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中小遊戲企業海外空間被擠壓 騰訊遊戲收入增速放緩

中小遊戲企業海外空間被擠壓 騰訊遊戲收入增速放緩

2022-03-24 09:41:3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同比增長,遊戲市場是一個金礦市場,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騰訊的遊戲收入是重要收入來源。既然2021年中國遊戲市場將超2400億 ,其締造的商業價值必然延伸甚廣。

  中小遊戲企業海外空間被擠壓

  程星的公司正在爭取某個遊戲項目的海外發行權,而這個項目也接到了騰訊、B站拋出的橄欖枝。在過去半年裡,與大廠同場競爭遊戲的海外發行權,已經成為了常態,這讓程星無比頭疼。龍頭企業資本肯砸錢,又有國內、海外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用戶,優勢非常明顯。

  這也使得中小遊戲發行商不得不提高支付給遊戲公司的版權金,或者給到遊戲研發團隊更多的權限和分成讓利。若該遊戲在海外的流水不佳,發行方也將承擔更多的風險。

  而在一年之前,海外遊戲發行市場還不是這樣。許多中、小遊戲公司,如曾經的沐瞳、FunPlus趣加等,過去只吃海外一個地區的市場就能夠做到很大的份額。彼時,海外市場還是一片藍海。

  轉折點出現在2021年7月22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當期國產網路遊戲審批信息後,便暫停了更新,至2022年3月23日,已長達244天。

  2018-2023年中國遊戲企業與運營用戶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行業中的「玩家們」都在等待版號開放,「一個小團隊一個月的開支就是幾十萬、上百萬,如果不去海外,大家耗不起。」程星說。

  大廠們憑藉已經發行的頭部遊戲,雖然也能夠有穩定的流水,但業績增長也逐漸顯得乏力。B站2021年財報顯示,其遊戲業務的增長在所有業務板塊中最低,營收為51億元,同比增長6%,所占總營收份額降到了26.3%。B站表示,在加強現有國內遊戲運營的同時,正專注於自主遊戲研發和海外遊戲的發行。而騰訊3月23日發布的財報披露,2021全年,本土市場遊戲收入為1288億元,增長幅度僅為6%;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則快速增加,全年增長31%至人民幣455億元。

  從去年開始,大廠們紛紛將出海列為業務重心。在過去,中小遊戲企業在海外還有生存空間,但隨著大廠加碼,這一空間正在被擠壓。

中小遊戲企業海外空間被擠壓 騰訊遊戲收入增速放緩

  騰訊遊戲收入增速放緩

  從收入結構來看,騰訊收入主要分為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其他四塊。其中,增值服務收入來源主要為遊戲業務。受到未成年保護政策和遊戲版號等影響,騰訊遊戲收入增速明顯降低,也成為淨利潤承壓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1年第四季度,騰訊增值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至719億元,其中本土市場遊戲收入僅增長1%至296億元。全年範圍內,騰訊增值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至2916億元,其中本土市場遊戲收入增長6%至1288億元。

  騰訊稱,已對國內市場遊戲採取一系列完備的未成年人保護措施,而此直接地(未成年人消費減少)及間接地(研發資源專注於新措施的實行)影響收入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財報中,騰訊還提到,在限制未成年人遊戲時長及消費方面已經取得顯著成效。去年四季度,未成年人總時長同比減少88%,占騰訊本土市場遊戲總時長的0.9%。未成年人總流水同比減少73%,占騰訊本土市場遊戲總流水的1.5%。

  在財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中,騰訊高管稱,未成年保護相關措施所帶來的影響將在2021年下半年逐步降低,對於遊戲行業的未來,他依舊錶達了信心。

  同時他也提到,海外遊戲市場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將進一步提升國際市場的遊戲發行力度。財報顯示,去年騰訊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增長31%至人民幣455億元,主要原因是《PUBG Mobile》《Valorant》《荒野亂鬥》及《部落衝突》等遊戲表現強勁。

  談到版號問題,騰訊高管則表示:「我們已經有一些遊戲取得了版號,有相關的遊戲儲備。」

更多遊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遊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遊戲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