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證券行業分析報告 >> 國債瞬間售罄 2016年儲蓄國債發行計劃分析

國債瞬間售罄 2016年儲蓄國債發行計劃分析

2016-04-12 13:26:2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相比之下,無論是收益率還是投資期限,國債比銀行理財產品都更有優勢。下文是對國債銷售情況分析。

  在央行降息、股市震盪、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斷下滑的當下,國債再次成為市民理財的寵兒。國債瞬間售罄:2016首期電子式儲蓄國債銷售的第一天,由於網銀和櫃檯同時開售,當天開售不到半個小時,市內大部分銀行網點的額度就被搶購一空。

國債瞬間售罄 2016年儲蓄國債發行計劃分析

  國債瞬間售罄:400億國債90分鐘被搶完

  「時間一到我就趕緊開始刷頁面,沒想到還是沒買上。」10日早上8時就守在電腦前的市民王小姐告訴記者,這次她「有備而來」打算搶購五年期國債,沒想到開售時間沒過多久,系統就顯示額度已經沒有了。

  銀行方面同樣銷售火爆。「我們銀行在石家莊地區共發售400億額度的國債,當天不到15分鐘就已經全部被搶光。」光大銀行的一位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市民購買國債熱情高漲,在光大銀行個別網點,甚至早上7時多就出現了多人排隊等待購買的景象,其中大部分是中老年客戶。

  隨後記者又詢問市內多家銀行,均是開門後不到半個小時,額度就已售完。而且,由於本期發行的是電子式國債,一些不會網銀的老年客戶甚至不辭辛勞地一早就去網點排隊,以確保自己能搶購成功。更多最新債券行業市場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債券產業市場運行暨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記者了解到,4月10日是今年首期電子式儲蓄國債銷售的第一天,網銀和櫃檯同步銷售,3年期國債票面年利率為4%,最大發行額200億元;5年期國債票面年利率為4.42%,最大發行額也是200億元。從上午8時半開始在全國統一發售,截至當天上午10時,全國400億的國債已經銷售一空。

2016年儲蓄國債發行計劃分析

  利率相比同期理財顯優勢

  如此火爆的國債銷售場面已經四五年沒有出現了,國債為何成為了「香餑餑」?

  北京銀行石家莊分行一位理財經理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按票面利率計算,購買10萬元國債,三年期到期利息為12000元;五年期到期利息為22100元,收益比定存要合適不少。以三年期定存利率為例,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一般執行央行基準利率,只有2.75%,一些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上浮30%,只有少數銀行能上浮近40%,利率達到3.80%。但無論怎樣上浮,仍不如本期三年期國債票面年利率高,五年期國債則在利率上更顯優惠。

  對比大額存單則可以發現,大部分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至多也只在央行基準利率上上浮40%,仍比不上本期國債的利率。此外,大額存單有著最低30萬元的門檻,而國債100元就能購買。

  理財產品方面,隨著央行的6次降息,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節節走低。數據顯示,2016年3月份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僅為3.89%,首次「破4」。寶寶類產品也跌到3%以下。與各類理財產品相比,國債無疑更有優勢。

  2016年還將發行7次國債

  不過,沒有搶到本期國債的市民也不用著急。業內人士提示,今年3月至11月的每月10日都會有儲蓄國債發行,其中4次為憑證式國債,5次為電子式儲蓄國債。今年還有7次機會購買國債。

  銀行工作人員介紹說,憑證式國債和電子式國債的區別主要在於購買方式和付息方式。憑證式國債到期一次性付息,只能在銀行櫃檯購買。而電子式國債每年付息,既可以去銀行櫃檯購買,也可以在網上購買。

  需要提醒的是,電子式國債一般上午8點半開始在全國統一發售,而銀行網點的開門營業時間多是上午九點,因此建議廣大中老年市民不妨適當學習電子渠道的使用方法,在參與投資的同時可以減少身體上的辛勞。此外還需注意,網銀購買國債需要提前開通「網上國債帳戶」。

  銀行人士建議,如果有3年至5年長期不會動用的資金,可以考慮購買國債,期限越長利息越高。對於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而言,在降息通道下,國債是個不錯的選擇。

更多債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債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